农家人,都是来客时,才是现烧着鲜开水。茶,更是有客时,待客的贵重之物。
一般平日,自家人都是取了井中人,一饮便是。
杜四喜见赵洪英进了厨房,方是知晓了家中来客。而且,还是据说远在京城,当了大官的亲戚?
“我这烧开水,不花费多少时间。”杜四喜应了话,就说道:“洪英,你猜这位本家堂弟来,是有什么大事?”
杜四喜想,京城闷不声派了人来,应该先通个气吧?
就是没通个气,想是赵家太婆婆又或是赵洪英总猜测得到一二?
杜四喜一问,赵洪英没隐瞒,道:“可能是想接了太婆婆入京。二叔公年纪大了,给太婆婆尽孝的日子,也没多少年头。”
“听太婆婆讲,二叔公年青时就入军中打仗,一辈子在军营里捞饭吃。大大小小的仗打得多了,人身上受的伤也不少。大夫都是讲那等拼命的汉子,容易寿数上有碍。”赵洪英这么一说,杜四喜哪还听不出来。这赵家太婆婆怕是可能白发人,先送了黑发人。
嗯,当然,正确的说法,应该是白发人送了白发人。以古代的平均寿命而言,赵家的这位二叔公年纪也算得高寿了,毕竟,孙子都是取妻了,就差个曾孙子乐呵乐呵四世同堂。
少顷,鲜开水烧好,赵洪英就是去院中泡茶。
杜四喜留了厨房,准备再多备几个菜,免得说是待慢了京城的客人。到底这来头是正派的亲戚,还是富贵亲戚,就是不巴结了,也不能得罪了。
虽然,杜四喜一家子,是努力的招呼了来客。不过,据杜四喜的观察,这位赵洪全堂弟的脸色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欢喜模样。倒是假笑,一直是挂了脸上。
安北的赵家不是富贵人家,不过,赵洪全来自于京城赵家的富贵少爷公子哥。所以,杜四喜跟赵洪英商量后,还是准备迁就一下这位少爷公子哥的生活习惯。远来是客,没必要弄得不开心。
就算是当了晚辈的孝顺,那是心里觉得富贵亲戚没啥做客样,也好歹哄好了赵家太婆婆这位高辈人的开心嘛。
“辛苦你了。”
“就是多忙会儿的事,那是你堂弟,更是太婆婆的曾孙。我是你媳妇,是太婆婆的曾孙媳妇。你堂弟不唬了脸,老人家高兴,咱们这点忙的事,就不叫事。”杜四喜对赵洪喜娇嗔了几句,倒是在赵洪英这个汉子的苦笑里,越发的乐着哼了小调。
赵洪英是什么人?是市井里讨生活的人。哪会看不出来,媳妇四喜这么做,是为了给他涨体面。瞅着洪全堂弟表现出来的德性,怕这位不是好侍候的主。
夕食,有荤有素,四冷四热,共八个菜色。
杜四喜晓得富贵人家,奴仆自然是另外寻地吃食。所以,她是单独给赵管事,还有一道前来的两个小厮,留了饭菜在厨房里。当然,也包括了她自己的。
谁让这是古代呢,有宾客时,哪怕在农家,自家女眷也是绝对不上桌吃饭的。
挺歧视人,可改变不了大环境如此,杜四喜也就不想让赵洪全这位京城的少爷公子哥,那是吃饭还吃出火气来了。
杜四喜不能上桌吃饭,得给自己留了菜。于此,她还是不能想当然的拍拍屁股就走人。而是夕食时,留下来给赵家太婆婆夹了菜。这是这个时代里,晚辈对长辈进的基本孝道,媳妇对太婆婆应该得干的事。
要么,怎么说,小媳妇被搓磨着熬成婆后,才得翻身日子呢。
等着这熬油一样的夕食结束后,杜四喜松口气了。
上桌子用饭的三人,貌似挺掬礼,是食不言寝不语的模样。
杜四喜看得出来,赵家太婆婆和赵洪英都是在顺着赵洪全的意思。想是,因为这位远道而来,还是敬着些。
待夕食结束后,杜四喜收拾了碗筷,又是重新送了茶,让三人慢慢喝着。
就着闲功夫了,杜四喜方是准备回厨房用了她迟到的晚饭。前脚刚要离了屋门,杜四喜听着少爷公子哥赵洪全开口了,说道:“曾孙儿此来,是代祖父和父亲接□□母进京城。”
虽然挺想听了后面的谈话,不过,肚子咕噜咕噜叫唤了起来。
天大地大,吃饭最大。
杜四喜想,不管进不进京城,晚上歇觉前,总能从丈夫赵洪英的嘴里听得消息,所以,她不急了一时半会儿。
正如杜四喜的想法,当晚,夫妻准备二人睡觉时,赵洪英还真是提到了此事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我靠脸在无限流世界装小可怜 穿成富二代的寡妇妈 再嫁农夫 欠你一场盛世婚礼 殿下求放过(长史很倒霉) 阴间商人 [韩娱]布局 我的猫窝五百平[娱乐圈] 重返高一 皮剑青朱栩诺全文阅读 每次重生都对她一见钟情 我不是大仙尊啊 宅系神魂与心机女皇 相见恨晚 世子的农家小夫郎 重生浪潮之巅 入赘 末法王座 最牛国医妃 他们说小师叔走火入魔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