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至今日,辽东军镇虽然没有发展到和大同,宣府一样的坚城,但是也是大明边防当中数得着的军镇。而如今镇守在辽东军镇的,是总兵官曹义,及左都御史总督辽东军务王翱。当然,王翱的这个左都御史是虚授,为了方便他提督军务所用。这也是大明的惯例之一,职衔差分离。在内阁崛起之前,一般来说,只有一个官名的才是最厉害的,因为那代表他是真正的掌事官。便如陈镒,他的官衔简简单单,只有左都御史四个字,却是正经的七卿之一。而那些越是花里胡哨,啰里啰嗦一大堆的,通常前头一大串头衔都是虚授。都察院尤其是如此。要知道,都察院的职责是风闻奏事,监察天下,但是同时,朝廷只有都察院这一个风宪部门,在各地都没有下设机构。因此各地的御史,佥都御史,副都御使,都是直接隶属于都察院的外派官员。王翱就是如此!此刻,镇守辽东近三年的王翱老大人,终于见到了久违的都察院同僚,奉命巡边的右都御史王文老大人。两位许久未见的都察院同事,在满怀激动的叙旧之后,终于冷静下来,开始谈起了正事。宽阔的总兵府前厅中,王文面色肃然,开口道。“王总督,曹总兵,实不相瞒,本官奉圣谕而来,并非单为巡边之事,实有密诏。”说罢,王文从袖中拿出一份密封好的信封,随信封一同拿出来的,还有一枚雕刻令字的金色圆牌。与此同时,他身后高大的军卒,亦随之打开手捧的匣子,匣中一面蓝色绢旗,静静躺着。“王命旗牌?”王翱和曹义二人见到那枚圆牌,皆是肃然而起,躬身下拜。所谓王命旗牌,其实是一套象征皇权的蓝旗和金色圆牌,持旗者可调动大军,持牌者所到之处,各地方官皆需遵令而行。旗牌合一,即可有临机专断,便宜行事之权。一直到万历以前,大明对于王命旗牌的管理都十分严格,由兵部负责统一管理。若遇大军征伐,平叛在外,总兵官持旗,提督大臣持牌,大军班师,即刻归还兵部。除此之外,各处边防重镇,因需相互呼应,随时调动军队增援其他地方,因此也准发旗牌。然而迄今为止,手持旗牌者,惟辽东,大同,宣府,宁夏四处军镇。王命旗牌,王翱和曹义二人也有。但是和其他军镇一样,皆是总兵官曹义持旗,提督军务大臣王翱持牌。二者合一,方有临机专断,便宜行事之权。然而如今,王文手中旗牌兼备,单这一点,就足以让他二人清楚,他此来目的绝不简单。何况,还有一份密诏……“圣谕,命右都御史王文,总督辽东,宣府二处军务,各镇守总兵官,听命而行,不得懈怠。”“臣等谨奉诏。”王翱和曹义二人恭谨的接过信封,仔细的查看了一番,又谨慎的查验了王命旗牌当中的火漆烙封,确认无误之后,才各自行礼,开口回道。事情牵涉过于重大,要是单有密诏,他二人是绝不会信的,但是加上王命旗牌,他二人就不得不信了。毕竟王命旗牌的管理甚为严格,每一套都有专属的编号和火漆烙封,除非兵部称天子旨意,不然谁也取不出来。各自落座后,王翱先开口问道。“不知钦差大人有何令谕传达,我二人定当配合?”王文点了点头,却是反问道。“此次本官奉圣命而来,实是为大明与瓦剌将起之大战而来,辽东镇如今可用兵员多少?”曹义看了一眼王翱,见他并无异议,方开口道。“辽东常镇大军两万一千人,前番脱脱不花率万余虏贼数度侵扰,如今可调动兵力,约有一万七千人。”辽东,宣府,大同三处重镇,是大明边防线上最重要的三处军镇,但是这三处的地位又各有不同。从重要性上来说,宣府最重,大同次之,辽东最末。但是从兵力布置上,却是宣府最重,辽东次之,大同最末。之所以如此,是因为大同虽然被称为“北方锁钥”,但是更多的是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而被重视,实际上所统辖的边境线并不算特别长。它的意义更多的在于,只要有大同城在,便可时时监控蒙古各部的动向。因此,大同是依仗坚城高墙,和周围的隘口相互呼应。辽东和宣府则不同。宣府和大同一样,地处险要。谓之南屏京师,后控沙漠,左扼居庸之险,右拥云中之固。但是不同的是,宣府所辖边境线很长,东至居庸关,西至西洋河,长达一千余里的边墙,皆属宣府管控范围。辽东亦是如此。虽然从地理位置上,辽东镇比不上宣府和大同,但是下辖辽东边墙,东至凤凰城,西至山海关,足有近两千里。若非地势复杂,蒙古大军难以大举入侵,辽东的兵力甚至会多过宣府。此次也先分四路大军攻明,只有攻大同一路为主力,攻辽东的脱脱不花,名为进攻,实为劫掠。因此双方并没有特别大规模的交战,辽东的兵力储备,也还相对充足。王文点了点头,道。“既然如此,请曹总兵调兵一万,即刻前往宣府,听候宣府总兵杨洪调遣。”“什么?”“不行!”话音落下,两道声音同时响起,前者是曹义,后者是王翱。厅中陷入短暂的寂静当中,旋即,王翱开口道。“钦差大人,辽东镇虽不比宣府大同紧要,但也是边境重镇,何况虏酋脱脱不花,如今带兵万余,在外虎视眈眈。”“并非我等不愿支援宣府,而是一旦辽东有失,脱脱不花和也先两路大军东西并进,则我京师危矣。”曹义在一旁没有说话,但是表情明显亦不赞成。王文沉吟片刻,深吸了一口气。他知道,挑战从此刻才刚刚开始!再次反手将手中旗牌拿出,王文开口道。“此议,已得圣命准许,脱脱不花大军自有本官应付,若辽东有失,本官,自裁谢罪。”一个不留宣府,在大明的边防线当中,处于最重要的地位。没有之一。理所当然的,镇守宣府的武将,也是在大明的顶级武将。杨洪,少年为将,屡有战功。建文四年,杨洪的父亲杨璟死于靖难,他承继父职,为边境区区一百户,往边境戍守。大明沿边各镇,如他一般的百户,数以千计。将星不会被埋没,杨洪没有赶上那场浩大的靖难,但是却仍旧有幸追随太宗皇帝,屡征漠北。自永乐元年起,杨洪辗转开平,独石,赤城等无数关隘,大明的边境线上,他皆走过一遭。从二十二岁袭职起,整整四十六年,杨洪没有离开边境一步。镇守宣府为总兵官,威名远播,被漠北各部呼为“杨王”。就在也先大军肆无忌惮的越过边境,怀着勃勃野心直扑京师的同时。这位已经六十八岁高龄的大将,也同时对瓦剌,伸出了自己久违的獠牙。宣府高高的城墙上,傍晚夕阳的余辉下,杨洪宛如青松,遥望着远处黑点一样的瓦剌大营。少顷,一阵盔甲碰撞的金属声响起,一名看起来二十七八的青年将领来到他的身边,单膝跪地,道。“总兵大人,前番探子来报,就在昨夜,阿剌知院暗中带着四千人马,前往了龙门城,如今瓦剌大营当中,仅存不足四千人马。”“据打探到的消息,是因为前番我几处关隘派出的官军劫掠,导致阿剌知院的后勤压力增大,因此才趁夜前往龙门,打算以劫掠补充军需。”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穿进女人濒临灭绝的世界里 侯夫人掐指一算,暴君他命里缺我 认错老公后,她携三宝连夜爬墙 穿进年代文:神豪老太我缺德发疯 传媒帝国 呆子王妃 绝色师尊受不了,赶我下山祸害师姐 凌天剑尊 凌天剑尊 夏栀贺锦南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快穿万人迷:恶毒女配撩疯了 吻红唇,撩指尖,禁欲大佬宠不完 魔法世界里成为拳神 镇国仙医 穿成男主的早死白月光 天唐锦绣房俊最新免费阅读 凌天剑尊 龙游都市 全球灾变:我成了世界树 极品狂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