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五看书网

九五看书网>庶长子的科举人生 > 第96章(第3页)

第96章(第3页)

当年移民就食迁过来的五十万人里,明明已经在这边得到了妥善的安置,可是在攒够了盘缠之后,陆陆续续就开始有人回东原府了,按照官衙里的资料记载,之前的那五十万人,到目前只剩下三十万了。

整整十五万人又搬迁回了东原府,这是魏时当年没有想到的事情,太子应该也没有想到吧。

毕竟他们当初推行的政策已经足够照顾灾民了,只要勤劳肯干,那在平江府必然能有一席之地,而汉族人最不缺乏的就是勤劳肯干了。

可能是这边天气太冷了吧,也可能是不太适应平江府的氛围。

东原府虽然距离平江府并不是特别远,但是这两边文化上的差距可太大了,东原府自古就不缺读书人,甚至还出过圣人,数千年的文化之乡,相比之下平江府这边儿,在教书育人上还只是个‘小娃娃’。

想一想,魏时这个平江府最大的父母官就觉得发愁,能做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,同样也证明了这一片并不贫瘠的土地,方方面面还是比较贫瘠的。

再说占城稻的事儿,关大人有些想当然了。

“朝廷并非是不愿意到平江府来推广新稻种,而是平江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不适合种新稻种,朝廷在大面积推广新稻种之前,就已经在各地试种过了,合适的才能推广,不合适的若是也推广了,那不是害老百姓吗。”

从那两年的旱灾上就能够看得出来,大靖朝的确是欣欣向荣,甚至能称得上是太平盛世了,可照样有人吃不饱,大多数的百姓之家是没有多少存粮的,一旦有一年地里绝了收,那就面临着饥饿。

这些人是经不起折腾的。

好吧,魏大人说的如此之信誓旦旦,那他就勉强信了吧,并不是朝廷无暇顾及平江府,而是新稻种确实不适合平江府。

可平江府又适合什么呢。

“先四处转转吧,没有足够了解之前就做决定,那是对百姓的不负责任。”

平江府的劣势未必不能化为优势,比如说气候,比如说这大片的山林和草地,再比如说近几百年来多民族融合后的百姓,在大靖朝都是比较独特的。

走的地方越多,越是能够体会到这边民风和民俗的不同,难怪会有彪悍之名。

在街上打架呢都不叫打架,人家那叫切磋,妇人同样也彪悍,夫妻打架,全都上家伙事儿,压根就没人拉架,应该也怕被棍棒鞭子给伤着,有势均力敌者,大多数还是男人占了上风,只有极小的一部分是女人占有压倒性的优势。

这也够让人瞧稀罕的了。

要知道无论是在京城,还是在柳州城和燕县,都绝没有这样的场景,夫人早些年出名就是因为带着人打进土匪窝这事儿,可他到底也没有亲自目睹过。

除了骑马打猎的时候之外,夫人其实还是挺温柔的。

当然了,温柔也是相对而言的,跟他见过的平江府的女子比起来,夫人确实是温婉又柔和,标准的大家闺秀。

这样的地方,虽说是严寒贫苦了些,可真的很适合夫人的性子,也很适合……养女儿。

哪怕是出来巡查,魏时也忘不了这事儿。

关同知一直都以为魏公子是跟过来长见识的,了解民间疾苦嘛,这对写文章也还是有好处的。

魏大人虽然已经被封爵,而且还是可以世袭三代的爵位,但毕竟是科举起家,魏公子应当也会走科举的路子,自然要多出来见识见识。

能让魏大人亲自带出来,亲自教导着,对于读书人来说,这条件真的是太好了。

可是在上下级关系并不怎么相熟的情况下,他也不敢把自个儿的几个孙子带过来。

一边充作向导,一边又替自家几个孙儿惋惜,不过做事情倒是挺卖力的,毕竟他是真想着让几个孙子能跟魏大人搭上关系,也传授传授这读书之法。

一直到他们一行人去了整个平江府最有名的寺院,也是唯一一处寺院——山泽寺,听见魏公子有感而发的一首诗。

他都不敢相信,这是小孩子所作,更倾向于魏公子朗诵的是魏大人曾经的诗作,可这句子里的意思也明明白白的贴近现在的场景,总不能在几年前过来移送灾民的时候,魏大人就已经来过此地吧,那时候能有这份心情?

“写得不错,很有意境。”魏时赞道,这首诗可以收录在他给儿子整理的诗集里了,环境果然是最能够激发诗人灵感的。

这也就是文化渊源的不同了,整个平江府唯一的一处寺院,修的很是不错,无论是地理位置,还是所占的面积,都特别好,与之不相称的是这里的香客,还赶不上京城的一个小寺院香火旺盛。

<div>

<div>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二婚被大佬宠上天  [综]男主饶命  豪门太太不能当  傻瓜老攻是狼神 完结+番外  渣了四个男友之后我重生了  重生成反派总裁的猫狗[娱乐圈]  二次元国度  叶寒烟水寒是什么小说  穿成大佬的药  就想缠着你  认真的胡闹  有本事你电死我  技术宅攻略  星际之甜药  休妻实录  超级动漫王  一觉睡醒后我变成了大牧场主  生活在甜宠文里  离婚后我拿了格斗冠军  魔王的子宫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